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分卷(47)(1 / 2)





  不群道人的声音越来越沉重,易南淮听得极其认真认真,然后不群道人感叹至于最后商讨出来的结果,相信你已经了解了。

  易南淮凝重地点头,说:这并不合道理。

  有理智的人都知道不和道理,只是当时的我们都被吓破了胆,就像惊弓之鸟,且被憎恨蒙蔽了心智,恐惧的人会做出最不可思议的事,而仇恨会让人变得不像人。

  战争让整个藏元界扭曲,也让魔与道彻底分裂,对于经历了这些的道修而言,魔修已经不再是和他们一样的同胞,魔修变成了异族,既然是彼此仇恨的异族,不斩草除根,谁能承受灾难卷土从来。

  作为胜利的一方,正义的一方,经历恐怖战争的道修,心智已经很不正常了。

  当时天机阁的掌门说魔修是修真的错误,天道启示,天不容魔。这成了道修放纵心中恶念的借口,抛弃了最后一丝道义,开始所谓的孽障清洗。

  当时的所有人都坚定地认为这是正确的,这是天道赋予的神圣使命,但本尊却在血腥中慢慢清醒过来,越来越怀疑道修的正义,我看见很多人杀死魔修,却将魔修的资源据为己有,抢占原本魔修的灵气之地,销毁了太多魔修的道法技法,却将私下敛藏起魔修道法技法中适合道修修炼的那一些。

  不群道人声音戚戚,突然问易南淮,你知道王家的缨珠吗?

  作者有话要说:  啊,改了好多遍,怎么都觉得不够好的一章 ,就这样吧。

  第68章 我要全部

  知道易南淮据实回答。

  不群道人微微动了动盘坐的腿, 颇有些难堪的意味,他努力不在易南淮这个小辈面前露出异样,这东西是出自那魔头手下的灵器, 那魔头是个彻头彻尾的鬼才, 他研制出了很多邪恶恐怖的灵器,当时道修都称之为魔器, 在战场收割了很多道修的性命。

  那魔头殒命后,以知北门、天机阁、王家为首清缴了他的行宫, 将那些魔器统一销毁, 免得再引起祸端。而本尊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缨珠, 这东西应该是那魔头刚研制出来的东西,在之前并没有听说过。

  王家人在修真一途中总是比较笨拙,混乱中越来越多的势力迅速崛起, 本尊必须要给王家留下一点保障。所以本尊在发现缨珠的作用后就私自昧下了。

  易南淮表示能理解地点头,胜利的一方清缴战利品而已,不就是这么回事。只不过道修一边以清洗为名,鄙弃魔修的东西邪恶, 会霍乱心智,一边又忍不住将威力强大的宝贝据为己有,这就显得不怎么光明正大了。

  不群道人又说:如此做的人很多, 在清理魔修的过程中,表面上是要销毁所有魔修的东西,但还是有很多人偷偷将本该销毁的东西偷偷昧下。把魔修的东西变成道修的,也算是达到了销毁的目的了吧。

  不群道人调侃着, 易南淮也不做评价。

  毁灭会让人产生无以伦比的快感,特别是站在正义的一方毁灭仇人的东西,但是本尊看着那些被销毁的东西却十分心痛,特别是那些凝聚了智慧与奥义的道法技法,疯狂的人根本就不知道那些东西的价值。

  易南淮从不群道人的话中听到了心痛,对他所经历过的一整个时代的心痛。

  本尊觉得,我们没有这个权利,没有权利假借天道的名义做赶尽杀绝的事,但本尊也没有能力扭转大局,在那个世道,像本尊这样想的人可不多,本尊不会傻到标榜自己与天下人的不同,为了无愧良心,只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所以您建造了泉山学宫,还尽可能地收集了那些被销毁珍贵典籍,藏于泉上学宫的最隐秘处。易南淮总结道。

  不群道人点头,本尊无法不做这些事,当时为了抹除魔修的合理存在,我们销毁原本的典籍,模糊捏造假的历史,这太过了,本尊无法眼睁睁地看着这种荒诞的事发生。固然是魔修有错在先,但也不能把所有的脏水都泼在他们身上,诋毁前人,祸及后代。

  特别是那些假的记载,大部分都过了王家的手,王家擅文,又是当时藏元界三方核心势力之一,这些事就都推给了王家。

  不群道人身处在那个混乱的时代,很多时候都是无可奈何,大势如此,他一个身处历史洪流中的局内人,没有扭转天下的能力,更何况他身后还有整个王家,他的一举一动都必须要小心谨慎,由不得自己。

  好在做这些事,本尊也不是孤军奋战。不群道人的语气变得轻松起来,经过大灾,知北门、玄机阁、和本尊的王家成了藏元界的主导。我们这三方势力也是在战争中贡献最大的势力,玄机阁预判、王家规划、知北门统帅亦是最高战斗力。

  我们三家,玄机阁是坚定的灭魔者,玄机阁天机一脉窥天机,很受藏元界修士的推崇和信服,特别是在天机一脉预言了这场大乱的情况下。可以说是天机点燃了藏元界道修灭魔的燎原大火。

  知北门作为当时整个藏元界道修势力的决策者,必须要为整个道修考虑,很多时候也身不由己。知北门的掌门一隽兄也和本尊一样,在事态越发失控的时候醒悟过来,开始和本尊一道在暗地里尽可能地抢救典籍。

  天下大势如洪流,身处其中的人无法左右,我们不能做太多的事,但最起码能尽力留给后人一个窗口,得以窥见真实的历史,而不是那些人造的虚妄的东西。

  不群道人一直在强调他做得不多,但是易南淮却对他敬意油生,不群道人留下的不只是一段真实的历史,其实也是给魔修留下了一个机会,保留了魔道传承的种子。

  不群祖祭酒,小子敬你。易南淮站起来给不群道人鞠了一躬,不群道人冲他摆手,不群道人自认为做得不够多,不够好,当不得后辈的崇敬。

  那老祖又到底是为何在此呢易南淮问。

  不群道人站起来,走下向自己身后的架子,用手拂过架子上摆放的玉简,因为本尊手上的这些烫手山芋。

  易南淮看着他,说出了心中的判断,这些应该都是魔修的道法技法吧。

  不群道人转过身来对他说,你很聪明。

  其实易南淮一看到这些玉简就猜测它们应该是魔修的道法技法,因为他在上面的七栋藏书楼中没有发现这些东西的一点踪迹。

  那七栋藏书楼中的典籍主要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王家历代搜寻典藏的极其珍贵的道修所习的道法技法,关于炼丹炼器等方面的法门,一部分是关于被人为掩盖抹去的那一部分内容,大多是有史书、人物传记、魔修的地理人文,十万前魔修大能们的道心体悟,还有一些是魔修不同于道修的炼器炼丹等方面的东西,但就是不见本该占比最大的道法技法。

  原来它们都在这儿,由不群道人亲自看管着。

  这些道法和技法算不上顶级,因为当年道修对魔修的大清洗并未能进入到魔修势力盘踞的中心地带,但就算不是顶级也是精品,几乎都是地阶上品以上的东西。本尊到底对魔修心有余悸,不敢把这些东西随便交出去,能给什么人,必须要本尊亲自过了眼才好。

  不群道人之所以会干这样的事,在这么隐蔽的地方弄一个石洞,设了幻境,还特地留下神魂看守,要想进到这个地方来,又靠运气又靠实力,就是出自一种矛盾的心理。

  一方面,不群道人心疼这些具有极高价值,与道修不同,从另一个方面寻求成仙大道的道法技法,希望有人能将其传承下去,一方面他又实在担心得到了这些东西的魔修,获得了力量,会重蹈覆辙,重复悲剧。

  不管怎么说,那场战争给他留下的阴影太大,不群道友就算再理智也避免不了对魔修的偏见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