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女人很可怕(1 / 2)





  池脩之略抑郁。

  蒋卓的出现让他略感坑爹。

  纵然童年有些不堪回首的苦逼,池脩之也一直是同龄人里拔尖儿的。猛然冒出个蒋卓,因一事成名,还是不是自己阵营里的。池脩之生出排斥之感。

  这货没有“出现了旗鼓相当的对手而兴奋”也没心情“培养一个足堪匹敌的对手”的变态心理,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他瞬间雷达全开,池脩之想的问题非常现实——怎么样压制蒋卓。

  郑琰还在添乱,两人此时正在院子里花树下面对面地蹲着,郑琰双肘撑在下巴上,手掌展开捧着脸,幼儿园小朋友捧着脸扮小花朵儿似的动作,脸上已经红了,口上却说:“这么说蒋卓也算是对得起闵娘子啦。”

  池脩之伸手捏捏她的脸:“小没良心的。”

  郑琰撑不住笑了:“你这口气好哀怨呐。”

  池脩之也笑了,笑容一闪而过:“蒋卓不好应付啊~”

  “亲朋故旧男男女女的名字在朝上一群臭男人嘴里过了不止八百遍,他想做什么,也得过了这一阵儿流言再说,”郑琰一听就知道池脩之没把蒋卓当朋友,“难不成他现在已经做了什么?”

  池脩之摇摇头:“也许是休养生息蓄势待发呢,反正不能掉以轻心。”

  在这朝廷混乱的节骨眼儿上,大家已经乱战成一团了,还tm欣赏对手,绝对是脑子有病了!世家的积累不是放着好看的,只是没有一个有能力的领导者才会越来越矬。李神策是个肚里有货的人,但是脾气太坏,性格有缺陷。蒋卓则不同,这是一个能狠得下心、有眼光、还特沉着的人。混朝廷,第一要有敏锐的嗅觉,第二就要有耐性。蒋卓两者兼备。

  说完,又有点儿担心地看看郑琰,还怕她误会自己心地不善良,又作了一点解释,希望郑琰能够理解他的想法。

  郑琰点头:“现在不管他,也得记下他啊。我估摸着,经此一事,律令都添了一条疏议,想忘都难。”

  必须说,池脩之的观点是非常正确的,因为欣赏对手、培养对手这种做法,通常是最后被对手ko的boss会产生的心态。主角们很多时候都是凭借boss这种变态的情怀,逃过一劫或者n劫,然后修成正果的。不是说见不得有人出头,非要踩死不舒服的嫉贤妒能,基本的自保心理还是要有的——他们是在混朝廷跟人互砍的,又不是混纯学术圈子互相启发的。

  蹲得脚麻,郑琰把重心换了一换,池脩之慢腾腾地起身,伸出一只修长白晰的手。郑琰笑着抓住了,被他拉了起来,跳了两下,郑琰苦着脸:“脚麻了。”

  “慢走几步就好。”对自己未来的老婆似乎不需要太君子,池脩之握着郑琰的手就没松开,另一只手果断往小丫头的腰上绕。

  郑琰却好奇地抓着他的手左看右看。

  “你还蛮有一把子力气的。”翻来一看,掌心有薄薄的茧子,还伸出指尖儿在上头摸了摸,略带粗糙的触感,从指尖儿痒到了心里。

  池脩之手掌一翻,扣住郑琰四指,咳嗽一声,声音不自然地道:“慢慢儿走动走动,总站着会有蚊虫。”

  郑琰促狭地冲他笑,池脩之一点也不含糊地把人抱起来原地打了好几个圈儿,转得郑琰满眼蚊香,满院子都是她清脆的笑声:“哎呀,晕了。”

  池脩之忍不住大笑。

  笑声引来庆林长公主的围观,哪怕订了亲,池脩之也不好意思就这样跑未来岳父家里调戏未婚妻不是?最佳地点当然是老师家里。庆林长公主拿团扇盖了脸:“哎哟,我来得不巧,是不是看了不该看的?”

  话音刚落,就听到一把童声:“哎哟,我来得不巧,是不是看了不该看的?”

  庆林长公主低头一看,顾宁不知道什么时候也跑了来,他手里没扇子,两只肉爪子往脸上一盖,学他娘说话。庆林长公主一张风韵犹存的脸顿时变成个囧字:“谁让你乱跑的?谁让你乱学话的?”

  郑琰大笑,顾宁个小话唠,没人说话就自言自语,有人说话就胡乱搅局,闲着无聊就学人说话。听到庆林长公主问他,顾宁笑得可爱极了:“我在自己家里不算乱跑,阿娘说的话,我学是应该的。我说的对吧?刚才一个字都没说错吧?是吧?是吧?阿娘阿娘~”见庆林长公主不理他,又冲池氏未婚小夫妻求安慰,“阿兄阿姐,我说的对吧对吧?”

  这小子搁天朝,准是那种遇啥选秀都想掺一脚的、没人关注他就不舒服的人种。

  郑琰道:“阿宁说得对、很对。”

  庆林长公主的团扇盖到了儿子头上:“去你爹那里背书去!”你不是不住嘴吗?背去吧你!

  顾宁一步三回头地被乳母带走了。

  庆林长公主故意问池脩之:“于家的贺礼你备下了没有?你跟他们家虽不熟,以后却是少不得打交道的,万一备不好,这可怎么办哟~”

  眼睛落到两人交握的手上,郑琰扯着池脩之跑路,一面跑还一面回头对庆林长公主挤眉弄眼。

  池脩之给于家的贺礼郑琰还是给了建议,你给他们家太优雅的东西他们也看不懂,但是于明朗这货爱装x,自以为是翩翩佳公子,这两方面都要照顾到。

  ————————————————————————————————

  于明朗终于结婚了!新娘子是京中一小武官的女儿。

  门第不太相当,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姜氏不肯让儿子受委屈,于元济也不想没面子。可只要有一点本事的,谁又愿意把女儿嫁给他呢?后来实在耽误不起了,才不得不定下了这一位新娘子——王氏。姜氏觉得儿子有点儿委屈,自打定了亲,就与王氏沟通,再三让媳妇对儿子必须贴心贴心再贴心。

  王氏自己还委屈呢!于明朗这货有啥好啊?贴心个p啊?!于明朗的心肝早就喂了狗了!可是她娘家势力不大,又遇了点儿事儿,于家给拉了一把,她这才嫁到了于家。

  这会儿,闹哄哄的仪式已经结束了,王氏正羞羞涩涩地坐在床上。郑琰等小姑娘跟着母亲、嫂子、姐姐一齐到了来看新妇。杜氏还说:“我们四娘身子沉,这两天快到日子了,没敢过来,怕给你们添麻烦。”

  姜氏连说不敢:“她是双身子,孩子重要。”看一回新妇,就招呼大家去开席。

  酒桌文化、饭桌文化,博大精深,谁坐在哪个位置、上菜先从哪里上、先给谁奉茶,就是现实社会的一个缩影。又因为场景的限制,各种讲究更加明显、直白。杜氏等当家夫人在一处,赵氏这样年轻的又是一处,郑琰这般小姑娘是另一拨。

  郑琰俨然是这一群小姑娘里的头儿,大家坐在一处,徐少君是个精细人,样样给大家照顾得周到。

  于薇道:“四娘也忒小心了,大家一处玩,自有婢子服侍,你这样忙里忙外的,倒叫我心里不安。”

  徐少君脸上一红,头一低,轻声道:“习惯了,顺手的。”

  郑琰笑得天真烂漫:“四娘在家里对父母长辈一定是服侍得极好的,咱们是平辈儿,不用这样儿哒~你别怕生啊,便是与公主们在一起,也不用这样的,朝廷一向礼遇士大夫的。”

  徐欣懒懒地翻了个白眼,她就不明白了,她这妹妹怎么就能养成这副受气的样子来呢?忍住了将要出口的训斥,改口道:“你就坐下吧,人虽多,也都是认识的。”又向郑琰解释说徐少君怕生:“动静大了一点儿,她就坐立不安,非要手上做点儿什么才安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