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长大了就好(1 / 2)





  “她去了顾先生那里?”郑靖业拈须笑问杜氏。

  杜氏没好气地道:“可不是,跑得比贼还快!”

  也不是穿不起这珍珠衫,本来这世上就有类似的佩饰,很多贵妇也喜欢身披珍珠,只是像郑琰这样“大手笔”(或曰败家)的,还真是少见!

  要是个男孩子,这样对他妈,真是好得不能再好,温柔体贴啊!连庆林长公主都想到了。长大了一定是个花丛好手,可她是个丫头啊!

  杜氏想死的心都有了:“她怎么就不知道存东西呢?嗯?哪像个过日子的人啊?!她怎么就不像个丫头呢?”

  杜氏不好意思伸手女儿的东西,就是要让郑琰自己攒起来的。郑琰倒好,全祸害光了。过日子不知道留一手可怎么行?还有,这丫头对自己也太不上心了,想到别人就不想自己,无私也要有个限度好不好?

  郑靖业对女儿的神奇行为已经麻木了,这一回做得虽然略显奢侈,却也不是不能接受。在郑靖业看来,她不是给自己弄的,而是孝敬母亲的。如果郑琰养成个土拨鼠的习性,他才要犯愁呢。

  郑琰再容易犯二,有一点在郑靖业看来是难能可贵的,那就是大气、果断,该下手就下手,并不拖泥带水。她有了钱,想买房就买房,知道不能置私产,不用父母说一个字,干脆利落地上交了。酿出酒来,方子二话不说就上交。谁给她难看,她连犹豫都不带犹豫地就抽回去。想给母亲添置首饰,直接去做。就连跑路,咳咳,都跑得这样雷厉风行。

  再一次感叹,这要是个儿子就好了!

  “让她担心两天,就使人接她回来,我看思玄那里也不会留她过年的,今晚就人信息过来也说不定,”郑靖业下了结论,又劝杜氏,“这也是孩子的孝心不是?孩子有良心,该高兴才是。阿琰,”顿了一顿,“也不是没有分寸的孩子。”

  杜氏犹带怒意:“都是你,把她惯坏了!”

  “是我是我。”郑靖业低声下气赔不是。

  正说话间,顾府已经派人带着顾益纯的手书来跟郑靖业解释情况了。

  郑靖业笑道:“叫她师傅再收留她两天,让她娘消消气。”

  郑琰就这么在顾府暂住了。

  顾府人口简单,但是人情往来却并不简单,谁叫顾氏是大族呢?谁叫庆林长公主娘家亲戚多呢?亏得庆林长公主是可以开府的,她有一整套的班子在运作,顾氏夫妇要做的不过是最后把关而已。又因庆林长公主情况特殊(怀孕),有些不想去的聚会完全可以推掉。

  郑琰就在庆林公主家蹭吃蹭喝兼取笑她老师的准爹蠢相了。顾益纯对付她还是有一套的:“听说有人是来我这里躲板子的。”

  郑琰的脸就垮了下来。

  庆林长公主安抚郑琰:“你娘不过是不乐见你这么手松,并不是真的生气。”

  郑琰怀里揣着珍珠衫过来,惊魂未定地求收留。庆林长公主必然要问及始末,郑琰自己都不明白是哪里出了错,只得请教师父师母:“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她挺怕杜氏一怒之下把她的好心碾成珍珠粉,必要搞清原因。

  庆林长公主要求看一看珍珠衫,不看则已,一看也吓了一跳:“你就这么,”比划一下,“捧到你娘面前了?”这珍珠衫真是漂亮,边缘是珍珠串成的流苏,主体是珠子编成的花纹,可不像是寻常那样的大菱形,跟渔网似的,而是细细编串出的花草图样。于领口地方垂两条丝绦,绦上两颗小红宝石的坠脚。

  花大本钱了!构思也巧,不是做不出,而是没想到。

  庆林长公主叹道:“难为你这份儿心,”倒也感动,“罢了,我与你师傅就给你说和说和。”

  郑琰大喜:“好啊好啊。”

  “这样的好东西你就这么拿了回来,仔细磕坏了。好好收起来,等你娘气消了,再恭恭敬敬地奉上。”

  “哎。”

  ————————————————————————————————

  她本以为有庆林长公主的面子,且两家乃是“通家之好”,大不了狠狠卖萌,然后问问徐徐回转,问明白杜氏不高兴的原因,改了就是。两家长辈通了气,郑靖业的话带到了,庆林长公主也放了心,郑靖业不生气,郑家的事儿就没什么波澜。

  没想到半道来了个搅局的,来头还不小!

  话说皇帝是一个弹性很大的职业,不但是指年龄、后宫人数,还指工作量。想忙的,累得像条狗,想闲的,懒得像只猫。眼下这个皇帝,生命中的大部分时间劳碌如老牛,操劳国事、操劳咳咳房那个事。如今上了年纪,觉得国家承平,他就闲了下来。

  有郑靖业这样的优秀劳动力,自己再什么都过问那是呆子,皇帝心安理得地摸鱼。快过年了,年终总结一搞完,衙门都开始放假了,皇帝也给自己放了假。又不是平民百姓家里,男人还要亲自宰头猪、杀只鸡、贴贴门神什么的,他就彻底闲下来了。

  这一闲,就想起ms他妹子还欠他一顿饭,都欠了大半年了!不行,一定要吃回来!因苗妃等还要准备宫里过年,他老人家自己就过来了!别人吃不吃的不打紧,皇帝的债是不能欠的。

  哥哥看妹妹,即便是皇家,也没有某些时代那么隆重,皇帝也没摆大驾,带着护卫、太监就来了。这种事情还算是比较常见的,皇帝根本不用“偷溜”出宫,只要登记带人,而且不要去那啥啥的场所被御史发现喷唾沫,一切ok!不能随意出宫的,那是宫里的未成年和已婚妇女(妃妾)。

  轻轻巧巧,皇帝就到了庆林长公主府上。随行太监的脸倒是识别度颇高,皇帝止住了开中门迎接,熟门熟路就杀过来看妹妹。如果顾鼐这熊孩子还在这里,一定会鄙视:皇帝好没规矩!

  来了就遇上了郑琰。

  皇帝先跟妹妹说话,庆林长公主听说皇帝要来蹭饭,很是高兴:“我这里正有好东西呢。”介绍了郑琰同学孝敬的好吃的。说来如今饭桌上极有特色的酒啊肉的,还都是郑琰搞出来的。皇帝很满意地表示:“今天咱们人又不多,围坐着吃,中间点个火锅,难得的热闹。”

  庆林长公主表示这样很好,她哥哥很英明。

  “阿琰也在?还没放假?来看你师傅师母?”关心完妹妹的学习生活,皇帝对郑琰发动唠叨攻击。

  “圣人?您来啦?”左看右看,这算是微服出游?啧啧,你还想趁热闹逛大街,再诱拐无知少女啊?

  “你皱着眉头干什么呢?被骂了?”

  他这一说,又说到了郑琰的伤心事。她刚咬牙决定,如果杜氏不高兴,大不了把衫子拆了,串成项链大批发。

  庆林长公主玩笑道:“我正要说她们娘儿俩呢,一个满心赤诚要孝敬母亲,一个就心疼闺女。”简要地介绍了郑琰的囧境,也是在皇帝这里备个案,给郑琰打个底稿。

  皇帝来了兴趣,要看珍珠衫。郑琰不太乐意地取了来:“看吧,为了它,我差点儿要见识家法了,幸亏跑得快。”

  皇帝看惯了好东西,也得说这衫子不错:“是好东西,你又有孝心,你娘断没生气的道理。要不把她找来,我给你们开解开解。”他开始抢居委会大妈的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