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分卷(118)(1 / 2)





  安南书询问隔壁桌的客人:那是何人?

  那是楚襄王,外间的是赵家小公子,另外一位不认识。

  安南书道谢,转头见兄长盯着楚襄王上楼,她拽了拽他的袖口:你盯着他做甚?

  你是不知楚襄王的厉害,年纪轻轻就上了战场,军功赫赫,是我等学习的目标。安怀意意气风发。

  不是我学习的目标。安南书果断将自己撇开。

  安怀意怔住,失笑道:要不你去考科举,中了状元来娶孙家姑娘?

  安南书慨然道:来不及了,再者在这些达官贵人的眼中,状元算不了什么的。

  想想也是,孙家要攀的高枝岂会是我们可想的。

  兄妹二人吃过饭后就离开,走出去的时候恰见到秦铮三人,匆忙中秦铮看了一眼,赵烨笑话她:又在打什么主意?

  秦铮推他:哥哥有那么不正经吗?

  哥哥正经,但哥哥喜欢风流,也就是所谓的好、色。

  说完,十五六岁的小少年迅速跑开,翻身上马,秦铮追不上,叉腰怒骂着。一侧的青年男子依旧不说话,目光凝在安家兄妹身上,饶有意味多看了一眼。

  这一眼让他记忆深刻,深深印入脑海。后来,这个姑娘投怀送抱之际,他没有片刻的犹豫。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冬日的洛阳城很冷,家里来信催促兄妹二人快些回家,再不快些就赶不上除夕了。

  风吹得脸上就像刀割一样,安南书将信压在书下,冷得跺跺脚,同兄长商量道:你去买些炭。

  这里的炭贵着呢,带来的银子快花完了,省着用吧。安怀意委婉拒绝,没有办法,他打算腊月就走的,带的银子也只能足够撑到腊月。

  现在妹妹不肯走,他又变不出银子,就只能省吃俭用。

  那就省省。安南书虽小却很懂事,在院子里跑了几圈,身子都热乎了才回屋。

  到了中旬的时候,银子没有了,安怀意撺掇妹妹去借银。

  安南书没有吭声,穿起外袄就朝外面走,兜里揣了几支金步摇,赤金打造的,能值不少银子。

  她先走了几间当铺,问一遍价格,比对一番,最后去给最高价格的铺子里。

  典当后腰包立即鼓了起来。

  走出当铺后,她买了炭火和年货,钱就去了一半。

  欢欢喜喜地回宅子过年去了。

  她的行踪报去楚襄王府,秦铮笑了笑,可查到底细了?

  心腹回到:秦淮知府的嫡女,与孙侍郎的侄女孙苏羽一道来洛阳的。

  胆子不小。秦铮站起身,又细问几句情况后吩咐心腹:以孙家的名义悄悄送去些银子和年货,记住,要好的。

  心腹立即去了,年货装了三辆马车,应有尽有不说,还给了一袋银子,是安南书典当步摇的好几倍。

  安怀意接过银子后诚心道谢,唤人快速将年货搬下车,又拿了赏银给车夫,最大的麻烦解决了。

  安南书回来后见到满院子的箱笼,还见到了少有的皮货,值不少银子,哥哥这是发财了?

  孙家送来的,都是世交,不能任由我们自生自灭啊。安怀意拿起一块无杂色的红狐狸皮毛在妹妹身上比了比,你们女儿家用这个更合适。

  孙家会这么好心?安南书心里怀疑,她并没有向孙家借银子。

  安怀意不知细节,笑着打趣妹妹:孙家不好心哪里来的这么多好东西,指不定是孙妹妹怕你受苦才特地使人来送的,你怎么还怀疑上了。

  嗯。安南书没有解释,手中攥着皮毛心还是存疑,这等好东西是孙苏羽拿不出来的,就算是孙家,也要掂量一二,不会这么容易就送过来。

  不是孙家,又会是什么人?

  作者有话要说:老年组的故事,长达三十多年的恩怨。

  第133章 太后与太妃(二)

  看过皮毛后,还有几担炭火,统统被搬进后院,可以过一个暖和的年。

  孙苏羽留在孙侍郎府上过年,安家兄妹就缩在两进的宅子里吃除夕饭。

  除夕这日,孙苏羽没有出来,安南书跑去城楼下面看烟火,不仅仅有她,还有不少洛阳城百姓,小儿提着灯笼在街上打闹。兄长在一侧同书生探讨诗词,她一人站在城门下,不知何时身侧多了一人。

  她扭头,却见一俊美的青年,她往一侧走了走。

  青年拦住她,姑娘一人吗?

  话刚说完,躲暗处的赵烨笑得捧着肚子,见过搭讪的就没见过这么愚蠢的搭讪,上前就问一人吗?

  姑娘多半以为是遇到拐卖人的恶人,不跑才怪。

  果然,安南书皱眉,朝着兄长安怀意的地方跑去。

  秦铮朝着赵烨摊开双手,赵烨快速跑了出来,拿出你在花楼里如鱼得水的手段来。

  秦铮为难:在那里有银子就可以了。

  赵烨也是为难,他也没有追过姑娘,就好心道:不如让老王妃直接派人去安家提亲?

  会吓着她。秦铮摆摆手,来日方长,他还有的是机会。

  那厢被吓跑的安南书跑开后才觉得青年有些眼熟,细细在想好像见过,这时诗兴发完的兄长拉着她回府,时间不早了,再不回去会遇到歹人。

  安南书半是疑惑地跟着兄长回去。

  过了初三后,孙苏羽终于得空跑出来了,约在望江楼,安南书发疯地开心打转,立即换了新衣裳去望江楼。

  马车太慢,她策马去了望江楼,到了楼下后,将马交给跑堂的,自己快速进去。

  可惜她来得太早了,孙家姑娘还没有来,她自己让人上了点心果子,推开窗户去望着新年内的洛阳城。

  新年伊始,街坊间都挂了红灯笼,处处透着喜气。

  望江楼对面是一说话的茶馆,这时赵烨正在吃干果,瞄到对面的窗户开了,立即拉着哥哥:哥、哥、哥,开了、开了。

  秦铮连忙放下刀,小跑着去窗边,对面的小姑娘穿着一身红色新衣,看着身影,他笑了,你说她胆子怎么那么大,孤身在外,还喜欢乱跑。

  她不是跟着孙家姑娘出来的吗?我觉得孙家姑娘不厚道,除夕夜也不让人家去孙府过年。赵烨跻身在秦铮身侧,眼瞅着对面的小姑娘又关上了窗户,他叹息:哥哥,去说亲得了。

  秦铮不失落,孙家想嫁女儿入宫。

  赵烨一个激灵:是做太子妃还是王妃还是后妃?

  东宫吧,我也不甚清楚,我见过孙家几个姑娘,秦淮来的那位满腹诗书,样貌出众,太子或许会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