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三十六章闭门羹(1 / 2)





  第二天起得早,两个人也没去出床子。

  吃过早饭收拾完,抄着袖去了程三叔家。

  扑了个空。

  两栋大棚,二亩多地,里面的活多着呢。

  柿子秧长得快,打叉,拔草都得跟上趟。

  桂萍跟在大山后面,一路又去了大棚。

  大棚里烧着炉子,铺面而来的是一股潮乎乎的暖气。

  三叔三婶和闰月,脱了外套,只穿件贴身的衣服,在棚子里正忙的热火朝天。

  桂萍打招呼的声音吓了他们一跳“三叔,三婶,闰月忙着哪?”语调高挑,甜的发腻。

  大山嘴里还啧啧夸赞“到底是三叔种出来的柿子,长得好!

  这一嘟噜一串儿的,都是钱呐!”

  三叔停下手里的活,接道“大山,你们这做买卖的看啥都是钱。

  我们看这柿子,就是孩子的学费,家里的油盐酱醋,米面杂粮。”

  “大山,桂萍,今天怎么没去出床子?

  耽误一天可不少钱呢。”三婶子心眼多,就猜到他们两口子不会干亏本买卖。

  桂萍和她姐一样,能算计。

  这算计要是用到过日子上,是好事。

  要是用到人身上,就缺德了。

  桂花的算计用到过日子上多些,桂萍则用在人身上比较多。

  桂萍听三婶子这么一问,赶紧凑到三婶身边,笑的山花灿烂道“三婶子,再忙也不耽误咱们联络感情。

  这都多长时间没好好说说话了。”

  不挣钱专门来找人说话?糊弄鬼呢!三婶子当然不信。

  桂萍又四下看了看,说道“三婶,你这棚子不小,每天摘下来的柿子不少吧?”

  闰月偏头看了看这边,知道桂萍东扯西拉,这是要说到正题上了。

  “多的时候一天摘个三五百斤,少的时候也有个一两百斤。

  都是辛苦钱,哪像你们不累身子不流汗,那钱就到手了。

  我们这没本事的人,就得靠出力气。”三婶子把手里的一个柿子叉扔到地上,换了一棵秧,继续忙。

  桂萍赶紧跟过去,接着说“三婶,一天下来这么多柿子,不咋好卖吧?

  这天冷了,拉去集上卖又是掉秤又是冻的,损失也不少。”

  “好货不愁客,我们家柿子不用出去卖,有人来取,不够卖!”三婶子的语气开始降温。

  自己辛苦种出来的柿子,怎么让桂萍一说,好像烂大街没人要了似的呢。

  桂萍干笑了几声,回头看看大山和三叔那边。

  大山支棱着耳朵,听着这边的动静。

  见桂萍看过来,他递过去个鼓励的眼神。

  桂萍接着说“三婶,我们今天来是有点事情找你们商量……”

  “桂萍,有话就直接说,不用绕那么大弯子,我这人老脑子慢,要是听不出来,你不是白忙啦?”三婶子用说笑话的方式,揭穿桂萍的小伎俩。

  桂萍尴尬的笑了笑,直接开口“三婶,也没什么大事,我和大山想从你这里进柿子卖。

  您老也知道,我们批货去哪里都是批,这肥水还能流了外人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