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节(1 / 2)





  片刻后,“保成,他们这么写,当然有一定的原因。你现在才刚刚开始学习四书五经,等你再学习一段时间,就可以看懂了。”

  “皇阿玛,您的意思是说,这些折子含糊不清的语言您都可以看明白?”

  “皇阿玛熟读百家,精通四书典故,当然可以看明白。所以保成要好好的学习,知道吗?不能因为记忆力好就轻视学问,要学到心里去才行。”

  小太子乖乖的点头,他确实是不大喜欢四书五经里面的一些观点,每次都是背会了,从不用心琢磨,没想到康熙皇帝居然发现了。“儿臣明白,儿臣一定用心学习。谢皇阿玛教诲。”

  父子俩聊完,又分头各做各的。胤礽速度极快的整理完这些折子后,心里惦记着天花实验的事儿,心急的他现在就要开始行动。

  站起来和忙碌的康熙皇帝打个招呼,“皇阿玛,奏折儿臣都分拣完了。儿臣现在开始起草一份章程,明天和五叔见面讨论。”

  “嗯,保成先写,写完后皇阿玛给你参谋。”

  小太子重新在他的那个小书桌后面做好,梁九功立刻狗腿的上前铺纸研墨。

  康熙皇帝却是瞄了一眼那一小摞,刚刚小太子快速完成分类的奏折,莫名的骄傲和欣慰还有一丢丢心酸。儿子的这个脑袋瓜子,真的是非常人可比。

  第二天,小太子胤礽完成了无逸斋的课业和骑射练习后,又去给太皇太后,皇太后两位老人家请安完毕,就来到了乾清宫。咳咳,当然,他去之前,又亲手摘了御花园里头,开的最好的两朵花儿带着。

  他还特意的把大字练习搬到了乾清宫来进行,以方便等候恭亲王常宁。因为这位五叔一向不大守规矩,说不得会早到。

  果不其然,随着小太监的通报声,年轻的恭亲王常宁进来给皇帝三哥请安,又给年幼的太子殿下请安。小太子等恭亲王请安完毕,就站起来,“给五叔请安。”

  恭亲王常宁看着豆丁小太子,又回了一礼,嘻嘻哈哈的笑着:“太子殿下,想五叔了没?”

  “想五叔了。”

  “五叔也想你了。”小太子严肃的白嫩小胖脸,让年轻又得宠的恭亲王忍不住想逗。

  “谢谢五叔想念。”

  恭亲王瞄一眼太子的大字,满眼的赞赏,转回头看向御案后面的皇帝哥哥就夸,“皇兄,太子殿下的字是越发长进了。”

  “你们不要总夸他,多给他指出缺点才是正理。”康熙皇帝心里高兴别人夸他儿子好,可还是要端着,怕太子升起骄傲自满的心理。

  “是,弟弟谨遵皇兄命令。” 恭亲王说着麻利的打个千。

  康熙皇帝对他弟弟的耍宝无视,“这次叫你进宫,是有事情要做。保成最近看了些医书有些心得,需要去皇庄做一些实际验证,你跟着去,帮忙看着他。”

  恭亲王一愣,这是要自己做保姆帮忙看着小太子,陪着小太子玩几天?面容一整:“皇兄请放心,弟弟一定照顾好太子殿下,绝对不让他掉一根头发。”

  “恩。玩这方面朕很放心你。” 常宁这个弟弟虽然平时有点混不吝,但是知道轻重分寸。把太子交给他,康熙皇帝还是放心的。

  “五叔,这是胤礽昨天准备的一份实验的章程,你看看。”看到康熙皇帝和恭亲王聊完了,小太子麻利的递给恭亲王五叔自己昨晚上准备的章程。

  计划的很具体,写的很周全,各项数据都一清二楚。

  大致意思,负责人是胤礽,领导人是恭亲王五叔,需要太医院和和户部和刑部还有皇庄配合。

  太医院出太医;户部出所需猪,羊,牛,牲畜;刑部出用于实验的犯人;皇庄提供地方;当然,所需银两出自康熙皇帝的内库。

  也就是说,这次事情纯粹是当皇帝的宠着自家孩子,名头是实验牲畜的天花痘液对于预防天花的作用,以及和人痘的效用对比。

  “这?···”恭亲王很惊讶,天花?他不由的抬头看向康熙皇帝。

  第4章 牛痘

  恭亲王当然惊讶,他知道太子殿下那份人尽皆知,人人惊叹的聪慧,也明白太子殿下对于想帮皇上分忧的孝顺。可是皇上居然就同意了这个异想天开的想法儿?还自己出私库银子给太子殿下实验着玩儿?

  其实,康熙皇帝昨天答应了儿子,晚上就后悔了。可是今天早上,他正琢磨着怎么开口和儿子拒绝的时候,看到了这个章程,就忍不住的又改变主意,同意了。

  这份章程,内容表述虽然不乏稚嫩之处,欠缺文字功底。但是其中的逻辑和周密,则是天生的。有条有理,有理有据,一看就是花了很多心思整理的,康熙皇帝实在是忍不下心拒绝。

  现在面对恭亲王的惊讶,康熙皇帝也不好当儿子的面说,他就是对儿子心软了,随着他胡闹,只好暗示的看了一眼自家五弟。

  接到皇帝三哥的暗示,恭亲王心里无奈。好嘛,皇上要宠太子殿下,他能怎么办?跟着宠呗。

  小太子察觉到了偏殿里有些莫名的气氛,不明所以,就直接问道:“五叔,你看我们现在就去太医院开始选人吗?”

  根据他的观察,这些太医院的太医大部分都在闲置,医疗资源大大的浪费。

  关于如何找合适的太医这方面提到,一个是以前和他一样得过天花或者种痘的;一个是看有没有自愿加入的;最后是皇阿玛或者五叔或者太医院院使,认为哪位合适的,直接命令参加这次实验。

  回过神来的恭亲王眨了眨眼,这小太子真的好雷厉风行。他还没表态,就见康熙皇帝吩咐:“梁九功,你跟着太子去太医院跑一趟。然后你再去户部,刑部各走一趟。”

  “喳。奴才遵旨。” 梁九功麻溜的打千。

  “皇阿玛,儿臣告退。”

  “皇兄,臣弟告退。”

  这一任的太医院院使是孙之鼎。他和常宁的反应一样,惊讶,非常的惊讶,但是惊讶的原因却是不同。

  孙老御医认为,太子殿下如此小小年纪,看了几天医术,就有这样不同常人的思路,实属难得。

  孙院使作为一个当今医学界德高望重的前辈,对此大感兴趣。除了表示他本人一有时间就参与之外,还亲自点了六位太医常驻皇庄。

  太医院这边有孙之鼎院使的支持,事情当然就进行的非常顺利。太医们第二天一大早就齐齐的到了此次做实验的地点,距离皇宫最近的一个皇庄,把需要提前做的安排,给出了具体专业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