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兰亭序杀局:玄甲卫第21节(1 / 2)





  楚离桑冷笑了一下,把包裹递了回去:“那个人的钱,我不要。”

  刘驿丞一怔,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

  楚离桑把包裹往他怀里一塞,朝马车走去。绿袖赶紧追上来,扯了扯她的袖子,低声道:“娘子,咱们现在已经身无分文了,管他是谁的钱,不要白不要!”

  楚离桑停下脚步,想了想,又走回刘驿丞面前,拿过包裹:“那我就收下了,多谢刘驿丞!”

  “这钱是萧将军的。”刘驿丞忙道,“你不必谢我,要谢就谢他。”

  楚离桑淡淡一笑:“对,你说得对。你放心,我一定会去长安,当面谢谢他。”她在“谢谢他”三个字上面加重了语气,但刘驿丞显然没有察觉。

  暮色渐浓,一驾马车和一辆牛车在东边的驿道上慢慢走远。

  刘驿丞照例站在驿站门口,目送着扶棺归葬的楚离桑远去,就像他清晨时目送萧君默一样。

  从昨日黄昏萧君默一行入住驿站,到现在相关人等尽皆离去,恰好是一天一夜。刘驿丞感觉自己好像经历了一场亦真亦幻、似有似无的梦魇。

  太阳完全落山后,黑暗就彻底笼罩了整座驿站。

  甘棠驿像往常一样宁静,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长安城外围水源丰富,历来便有“八水绕长安”之称。为了满足都城内的生活用水及水运需要,隋文帝杨坚于开皇初年引水入城,先后修凿了龙首渠、永安渠和清明渠。其中,永安渠自南向北流经八个坊,当中便有魏王府所在的延康坊。

  清清渠水从魏王府中潺潺流过,为其平添了几许优美的景致。府里的亭台水榭、莲池荷塘、潋滟水波、烟霞氤氲,皆得益于永安渠水的造就和滋养。

  魏王府里还有一处隐秘的所在,同样要拜永安渠水所赐,那就是——地下水牢。在王府后花园一片由太湖石堆叠而成的假山下面,李泰修建了一处密室,然后引入永安渠水,打造了一间不为外界所知的地下水牢。

  此刻,李泰和杜楚客正站在这间水牢中,微笑地看着一个被囚禁在水池中的人。此人被铁链捆绑在一根铁柱上,脖颈被一个铁圈锁着,左右手各锁着一条铁链,铁链的另一端都牢牢固定在水牢的石壁上。

  这个人就是萧鹤年。

  他闭着眼睛,脸色苍白,头发散乱,身上仍然穿着司马的官服,整个身体的大部分都没入水中,只剩下头和胸露在水面上。

  李泰定定地看着他,嘴角始终保持着一丝微笑,半晌才道:“鹤年,你凭良心说,这些年,本王待你如何?”

  “平心而论,还算不错。”萧鹤年平静地回答。

  “既然如此,你为何还要背叛本王?”

  “我并未背叛殿下。”

  “你还要狡辩?!数日前,是谁把本王即将入居武德殿的消息泄露给了魏徵和太子,难道不是你吗?”

  “是我。”

  “三天前,又是谁深夜潜入本王书房,盗阅了玄甲卫捕获辩才的密奏?”

  “也是我。”

  “既然都是你,你还敢说你不是背叛?”

  “我这么做,归根结底是为了维护我大唐社稷的安宁。”

  李泰和杜楚客相视一笑:“哈哈,多么冠冕堂皇的理由!”

  “不管殿下信与不信,这是萧某的真心话。”萧鹤年也坦然地笑了笑。

  “那好啊,本王今天就是想听你说一说真心话。”李泰道,“你先回答本王,你跟魏徵是什么关系?”

  “亦师亦友,志同道合。”

  李泰忍不住又笑了:“什么话到你嘴里都变得这么好听!鹤年,其实你也不必跟本王玩这些虚的。你所谓的‘志’,不就是跟魏徵一块儿抱太子的大腿吗?你所谓的‘道’,不就是巴望着太子登基后,赏给你们高官厚禄吗?这些东西我也给得起啊,你又何苦吃里爬外背叛我呢?”

  “你错了,殿下,萧某虽不才,但从不贪图非分的功名富贵,更不会靠阿谀谄媚去求取富贵!”

  “那你贪图什么?人活一世,总得图点什么吧?”

  “萧某心中所念,唯‘仁义’二字。”

  杜楚客一听,不禁冷笑插言:“鹤年啊,既然你这么喜欢仁义,那当初何苦做官呢?官场就是个名利场,既然你和我等俗人一样混迹其中,说到底不还是贪图富贵吗?”

  “萧某做官,是为了安社稷、利万民。至于富贵,若义之所在,当取则取;若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李泰呵呵一笑:“连孔子都搬出来了!那照你的意思,追随本王就是不义,效忠太子就是义喽?”

  “太子是嫡长子,是储君,是未来的大唐天子!身为人臣,维护他,便是义;危害他,便是不义!”

  “就凭太子的人品,还有他的所作所为,他也配当天子吗?!”李泰有些怒了。

  “太子人品如何,配不配当天子,自有圣上裁断,非人臣所敢置喙。”萧鹤年依然平静,“但只要还在东宫一天,他就是一天的大唐储君。”

  “也罢,我不跟你扯这些!”李泰拂了一下袖子,盯着他,“我现在就问你,你为何要盗取辩才情报?是不是受魏徵指使?辩才和《兰亭序》背后到底有什么秘密?你和魏徵到底想干什么?”

  “殿下,我刚才已经说过,我这么做,是为了维护社稷的安宁。”

  “照你的意思,是不是《兰亭序》一旦被找到,秘密被揭开,社稷就不安宁了?”

  萧鹤年闭上了眼睛,没有说话,但已有默认的意味。

  李泰目光一动,和杜楚客对视一眼,似乎都有些兴奋。“鹤年,”杜楚客笑了笑,放缓了语气,“只要你说出《兰亭序》的秘密,殿下便不会为难你,毕竟你在府上也干了好几年了,殿下会惦记这个情分的。”

  “山实,你和殿下都不必费心了。”萧鹤年仍然闭着眼睛,“今天就算圣上在此,我也不会说的。”

  “你宁可死,也要保守这个秘密吗?”杜楚客加重了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