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5节(1 / 2)





  不知怎的,仿佛是冥冥之中,他总觉得自己和叶家三公子路哥儿十分投缘,勾起他难得的亲情,让他忍不住想护起来。

  单单为这个,他也不会做出不利于叶家的事来。从叶家买下他们祖孙那刻起,他们就是叶家的奴了。

  叶君书总算露出个淡笑,“如此,孩子们就劳烦南阿麼多费心了,希望你不会让我失望。”

  南阿麼恭敬行礼,“定不会让大少爷失望。”

  第三日是小山去武院报道的日子,叶君书特意请了半天假,亲自将小山和南承和送进去。

  学院安排两人住一间宿舍,可以互相关照。

  叶君书看了环境,还算可以,便勉力几句,让他们和谐互助,才在小山恋恋不舍的目光下转身离开。

  余茂林的远房亲戚也在这里,已经托了他偶尔照看一下小山他们。

  而小山年纪不小了,还是个汉子,将来要撑起整个家,叶君书干脆让他在这里磨砺,反正这里是武院,再怎么折腾,也折腾不出什么坏事来,他该独立了。

  自此,他们家彻底安定下来。

  小山和南承和去了武院,南阿麼在家照看孩子们,他早出晚归,晚上抽个时间和孩子们交流,知道他们白天做的事后,就彻底放开手让南阿麼管教了。

  南阿麼颇有几分手段,没几天就将孩子们训得服服帖帖,言行举止上不自觉就优雅许多,没再像以前那样咋咋呼呼的。

  心性没什么变化,就精神面貌都不一样了。

  叶君书很满意。

  果然术业有专攻么!

  叶君书花更多的精力投入在学习上,每天痛并快乐着。

  雍州学院不仅课程涉猎广,考试也多,不时就来场小考大考。

  幸亏更注重理论时政,其他琴棋书画之类的不在科考范围内的只要求懂,不要求精。

  经过短短几个月的磨砺,叶君书已经成为只要看到题目就能马上写出一篇优秀文章的人了!不可谓进步不大。

  叶君书他们刚到雍州时,还不到八月份,如今刚进入十一月份,只不过气候没有家里那般冷,只是有点转凉,穿秋服即可。

  今天刚考完一次大考,恰逢明日就是假日,叶君书和余茂林一伙人约好了参加一个游园会。

  第二天辰时刚过,叶君书和余茂林一同出发了。

  此次游园会的地点是温毕华的一处私人庄园,据闻有几簇晚菊开得正艳,他们此行的目的是品菊。

  古人喜以花喻品性,尤爱菊花之高洁,但是叶君书只要一想到菊花的另一含义,就差点忍不住脸崩。

  再三催眠自己菊花没有其他暗喻,才淡定起来。

  到达庄园后,同窗们基本来齐,还有十来个其他班的人,可见温毕华的号召力。

  同窗们既有同窗之谊,又存在良性竞争,不过有其他班的人在,他们便一致对外。

  不同班级之间彼此并不太友好,也不知道温毕华怎么请过来了。

  如今他们正坐在庭院之中,激昂地开着辩论会。

  叶君书本来当背景板听得津津有味,不料战火突然就燃向了他。

  “不知子舟兄怎么看待?”

  第75章 第七十五章

  雍州近日发生一件颇有争议的事, 一户商贾世家的当家人,竟然是个被新娶进门不到两年的年轻哥儿。

  据说是因为子嗣单薄,嫡支只有一个血脉,而老的精力不足, 小的平庸无为, 为避免偌大的家业被败坏, 前任当家人重金结契了个精明强干的哥儿回来做儿夫郎。

  这个哥儿巾帼不让须眉,初进门一年生下个大胖小子,一年后家里的生意就全权交给了他。

  这是人家的家事本来没什么,但是这个新当家的能力太强, 刚接管商铺没几个月,就让商铺盈利翻上一番。

  市场份额就这么大, 这个人分多了,其他人就分的少了。

  这不,一些同行对手就发动舆论攻势,认为哥儿就该在家相夫教子, 而不是抛头露面与人争利。

  这个时代虽然对哥儿的约束没有他所知的封建朝代那么严格,起码大户人家的哥儿在亲友或者仆从的陪同下是可以上街的,尤其穷苦人家,抛头露面是常有的事。

  只是涉及到了利益,就拿这个来说事了。这段时间是闹得沸沸扬扬, 他们学院也在讨论这事。

  这不,他们今日辩论的主题就是这个。

  汉子主外,哥儿主内。应不应该遵循这个伦理。

  其他班的学子站的观点是哥儿就该严格遵守三从四德, 才是一个正经哥儿的涵养典范。

  他们甲班自然是站在对面的立场来说话。

  叶君书作壁上观,从他们辩论的话语中,更加了解这些人的性格。

  没想到他这个壁花当得好好的,就突然被点名了。

  在场人的视线都聚焦到他身上,叶君书还分神想了下,莫非是见不得他太悠闲?

  叶君书挺直腰板,正色道:“我赞同温兄的观点。虽然大统礼法上并不支持哥儿抛头露面,但我们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能盲目的就否决别人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