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3节(1 / 2)





  赵南箫看着投影在设备上的大桥原设计方案。

  这个方案当初是大桥部的团队负责设计的,采用的是三塔混凝土斜拉桥方案。采用这个方案,建成之后,塔墩高达430米,将是世界第一高塔,远超名噪一时的法国米洛大桥343米的悬臂支柱。当时的控股业主方考虑以后的景观效益,追求打响大桥名气,对这个有着“世界第一”的方案十分满意。

  而现在,zj在经过施工前的详细勘察后,提出新的意见,认为在当地地质条件下,这个430米的塔墩建设难度很大,而且,当地属于地震高强度区。按照这个方案施工,除了获得一个世界第一高墩的称号,并没有别的明显优势,这与zj集团一向追求的“务实”理念是相悖的,所以向设计院提出更改设计的要求。

  会议室里响起一片嗡嗡的讨论声。陆续有人提出新的设想。

  听完几个发言之后,胡院说:“我给你们看一个方案,你们看看,觉得如何。”

  秘书播放ppt。

  屏幕墙上现出一幅放大的电脑制作的桥梁建成预想图。

  宽阔的谷底上,高高架着一座钢桁架悬索桥,连接两岸峭壁。

  赵南箫看着ppt,目光定住了。

  胡院说:“本方案为跨径为1300米的双塔单跨钢桁架悬索桥,主梁采用钢桁架加劲梁,东西两塔,高度各200米左右。”

  参与过前一个设计方案的大桥部陈工首先肯定这个设计:“悬索桥是世界公认的大跨度桥梁的主要形式之一,桥梁地点的两岸地形陡峭,没有主桥钢箱梁的吊装条件,采用钢桁架加劲梁,这在国内超过千米的大跨径悬索桥实践中虽然不多,但可行性很高。”

  二所的黄所长说,这个设计不设中横梁,不但令塔的形状简洁优美,而且也方便施工。

  坐赵南箫边上的高所长也发了言,更是高度赞赏:“这个设计比例匀称,主跨突出,尤其是用钢桁架加劲梁的想法,不但因地制宜,比钢箱梁轻,在节省材料降低造价方面有优越性,而且,在峡谷上方一跨如虹,气势磅礴,造型优美,可谓刚柔并济,是功能和美观的高度统一。”

  ……

  一通发言下来,基本都是肯定的意见。

  胡院和秦总交换了一个眼神,点了点头,目光投向进来后就没说过话的赵南箫,笑道:“大家的看法与我和秦总的看法基本一致。这个设计确实有可行性,在造型方面,也有很独到的审美。下面我来介绍下,这是一所老高手下赵南箫的方案。”

  胡院话音落下,偌大的会议室顿时陷入沉寂,几十双眼睛全都看向赵南箫,表情无一例外惊诧。

  高所长人到中年注重养生,到哪儿都捧着他那个泡着枸杞茶的杯子。胡院说话的时候,他正端着茶杯喝水。突然听到赵南箫的名字,呛住,咳了几声,扭头睁大眼睛看着她。

  胡院说:“小赵,你来给大家讲讲,当初你是怎么考虑设计这样一个方案的?”

  三年前,院里在刚接触这个项目时,十分重视,曾有过一个征集方案择优组建设计团队的活动。赵南箫当时刚进来一年,初生牛犊不怕虎,怀着激情也报名参加。虽然没条件到实地勘察,但泡图书馆,查地方志,找相关的资料,在阅遍了她能得到的全部资料之后,利用下班后的时间构想设计,天天熬到下半夜,终于在截止期前,设计出了这个方案。

  交上去后,自然是石沉大海,被吞没在了设计院这艘航母巨无霸前进途中劈出的浪花里。设计院配合当时甲方的理念,采用了目标是世界第一高塔的斜拉桥方案。

  这么久了,赵南箫早就忘了自己当初也曾参与过这个项目,刚才突然看到ppt上出现自己的作品,还有点反应不过来。

  她对上了胡院和秦总投来的目光,慢慢地从位子上站了起来,说:“这是三年前我参加院里征集活动做的一个设计。之所以做这样一个方案,是查过一些资料,得知当地位于几个地质断裂带的交汇处,属高烈度震区,而且地形变化急剧,属于青藏高原过渡地段,从海拔500米骤然抬升到2000多米,地势陡峭,河谷深切,所以设计的时候,着重考虑抗震,再结合别的因素,出来这个方案。”

  “谢谢胡院秦总还有大家的肯定。”

  她的发言简短。

  秦总说:“不错。小赵虽然年轻,但很有想法,底子也扎实。zj方在提出新要求后,我调阅了这个项目的档案库,发现了这个设计,很有亮点,在和胡院取得一致意见后,今天拿出来和大家探讨。”

  他含笑看着赵南箫,带头鼓掌。

  会议室里起先只有他的掌声,显得有点单调,在胡院也加入后,很快,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大家纷纷勉励赵南箫。

  高所长鼓掌鼓得最起劲,等掌声停了,笑呵呵地说:“院长,秦总,小赵进来后就在我手下做事,我常鼓励她,年轻人只要有想法,放心冲,设计院能为他们这种年轻人提供最广阔的工作舞台!”

  院长和秦总笑着表示赞同。院长说:“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院长,秦总,我有个方案,不知道能不能现场演示?”

  这时,刚才一直没发言的林洋忽然站了起来说。

  “小林啊?当然可以。”胡院长鼓励。

  林洋道谢,拿着u盘来到演示台前,播放自己的文件。

  墙幕上出现一座连续钢构桥的效果图。

  林洋侃侃而谈:“院长,秦总,在设计方案前,我也做过大量的研究。这个地方不但高震,而且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是个风场,长年有着风速高、湍流强、风攻角大的特点,在这种大风区,悬索桥的设计如果稍有偏差,就有可能重蹈从前美国旧塔科马悬索桥那样的风毁事故,所以我主张在这里建混凝土连续钢构桥。这种梁式桥是经典,尤其就抗风抗扭性能来说,它的优点是非常明显的。我的这个方案,除了考虑最大的抗风性能,也有着新的创意。因为墩高超过300米,所以,除了常规的双薄壁墩,在墩顶的下部位则采用整体空心墩,以保证桥墩的整体稳固性。这个设计的核心理念,是在力求最大稳固的前提下,凸显经典和创新的结合。”

  他顿了一下,转向赵南箫。

  “刚才的悬索桥设计,我也非常认可,但有一点,我想请教下赵工。在这种大风场的环境里,如何消除风力对悬索桥的负面影响?”

  会议室里,几十道目光又射向赵南箫。

  胡院和秦总也看着赵南箫,似乎在等待她的回应。

  赵南箫再次站了起来。

  “在座的都是专家和高工,学识渊博,经验丰富,林工既然问,我就班门弄斧了。塔科马悬索桥倒塌的原因是其桥面厚度设计偏薄,自重不够,强风吹袭引起卡门涡街摆动,继而产生共振引发崩塌。这也是二十世纪最严重的工程设计错误之一。有了前车之鉴,后来人的设计完全可以据此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但林工的顾虑,提的还是非常有必要的。事实上,并不仅仅是在建成后,在施工阶段,大桥的抗风性能更是至关重要,当然,这也需要施工方的配合。概括来说,前期结构动力特性的计算,对大桥桥址风场的分析、主梁三分力试验、节段模型的震颤试验、涡激振试验,全桥气动弹性试验,施工阶段裸塔抗风性能测试,等等手段。就我浅薄的知识而言,近年国内已有专家专门研究这方面的问题,并且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具体可以参考沈仕儒院士的相关文章。”

  林洋仿佛还想反驳,一时却又说不出话来。

  胡院和秦总再次对视,点头。

  胡院说:“小林,你的这个方案,我和秦总之前也看过,确实有亮点,但造型偏保守,并且,现场混凝土浇筑和施工工作量大,设备投入高,工期长,相对于悬索桥方案,成本过高,经济不占优势。业主方提出的要求是稳固,经济,另外力求美观,毕竟,那一带是以后旅游开发的重点区域,大桥也将是标志性的重点景观之一。”

  胡院的意思自然是不予考虑。

  林洋神色略显沮丧,但很快,掩饰地笑,表示赞同。

  胡院站了起来,环顾一圈,说:“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我和秦总在商议后,初步决定以小赵的这个悬索桥设计为基础,进行优化设计。因为时间紧,工程重要,就由秦总亲自牵头成立设计组,具体组员名单,定下来后公告通知。今天会议开到这里,散会!”

  “小赵,你来下我办公室。”胡院长叫赵南箫。